在黄河浮桥附近的滩涂上,一眼望去,棋盘般分布着众多大小一致、长方形的鱼塘。这里是郑州市黄河**鱼苗繁殖厂**之一,养殖的品种,是居于四大淡水名鱼之优、被誉为河南和郑州“舌尖名片”的黄河鲤鱼。
像这样规模化的养殖方式,已经成为目前的主要模式。从上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一家一户散养热潮,到90年代的混乱期,再到如今的大型渔场**下的标准化养殖,郑州黄河鲤鱼已经逐步走向从鱼苗培育、规范化养殖到产品深加工“一条龙”式的发展模式。
渔场模式成养殖主旋律
为将黄河鲤鱼发扬光大,我市走过一段曲折的历程。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在**部门主导下,我市开始推行黄河鲤鱼产业化养殖,引导当时的惠济区村民承包鱼塘。市场需求刺激下,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其中,竞争逐渐加剧。于是,苗种市场短缺
发现行业“形式变好”后,从2005年开始,我市在促进成立行业协会、**相关指导意见的同时,2011年7月份启动了地理标志产品的申报工作。市农委专门成立了郑州市黄河鲤种质资源保护站,针对划定的黄河郑州段黄河鲤**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保护。
市渔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元林告诉记者,从1999年协会成立至今,已经有七成以上的**已经弃养或合并到合作社中,目前黄河鲤鱼养殖以合作社模式为主,“从一家一户散养,到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再到如今标准统一的新型合作社模式,黄河鲤鱼的品质在规范化、规模化养殖中得到有效保障,行业困境逐渐好转”。
龙头带动行业迎新生
好吃难做,是黄河鲤鱼市场推广时面临的一个难题。如今,在业内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这一难题已经成功得到解决。
在水产行业**龙头企业、我省**的产业化集群和**的博士后研发**——郑州黄河渔场 记者看到了即将在春节期间推向市场的黄河鲤鱼产品。一个礼品盒内,装有两只真空包装、已经炸制好的黄河鲤鱼,盒内还配有豫菜**吕长海亲自调配的料汁。只需在锅内加上适量水,然后加入料汁和鱼,十分钟左右,一道味道纯正的糖醋黄河鲤鱼就新鲜出锅了。
据介绍,为了攻克黄河鲤鱼加工后味道依然鲜美这一难题,公司投入了大量的研发**和人力,目前除了糖醋鲤鱼外,还研制出了鱼鳞冻等。从良种繁育、渔业养殖到深加工,再到休闲渔业的开发,合作社已经成功补齐黄河鲤鱼产业链条,并计划进一步做深做大。
“将活鱼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的同时在行业内也是突破。”省渔业协会常务秘书长胡亚东表示,这同时预示着行业加速发展的春天即将来到。
深度开发走品牌化道路
黄元林介绍,根据规划,今后3年,我市将建设荥阳市、惠济区和中牟县现代渔业集聚区,加大黄河滩区开发力度,发展项目集群,扩大**规模,每个集聚区的总规模达到1万亩以上。到2015年,全市渔业养殖面积达到17万亩,产量达到17万吨;其中黄河鲤鱼养殖面积达到10万亩,年产量达到12万吨。
提及黄河鲤鱼未来发展,他认为,关键在规范化、标准化养殖,而要实现规范化养殖目标,一家一户难以实现,需要大企业、集团**,“**可以适当提高准入门槛,建设标准统一的基础设施,引导大型企业走品牌化道路”。
胡亚东也认为,郑州黄河鲤鱼产业发展要依靠培育现代渔业集聚区,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但不仅仅要做好生物资源保护和生态养殖,还应更加充分地研究和创新黄河鲤鱼的深加工方法,不要只把它作为一种美食产品,更要以其潜在的吉祥文化提升其附加价值,成为河南省、郑州市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
相关
链接
郑州为黄河鲤鱼**产地
黄河鲤鱼同淞江鲈鱼、兴凯湖鲌鱼、松花江鲑鱼被誉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且黄河鲤鱼位居四大名鱼之优。自古以来就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洛鲤伊鲂,贵如牛羊”之赞誉,用黄河鲤鱼做出来的“鲤鱼焙面”被列为豫菜十大名菜之优。
2012年7月27日,“郑州黄河鲤鱼”获得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地域保护范围在黄河郑州段南岸以南,310国道沿线以北,西起巩义市康店镇,东至中牟县狼城岗镇,现有养殖水面9000公顷,宜开发黄河滩地30000公顷,年产黄河鲤鱼9万吨。
黄河干流经过的宁夏、山东、陕西、山西、河南5个省份都盛产黄河鲤鱼,为何独有“郑州黄河鲤鱼”获得认证?
据介绍,这是由郑州市的优越地理位置决定的。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说,郑州段主要位于“豆腐腰”的位置上,河床宽而浅,非汛期含沙量少,水中富含鱼类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盐类。同时,黄河从中上游狭窄的丘陵型河段至郑州后骤然变为宽阔的平原型河段,从黄土高原冲刷下来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在这里**沉淀,成为黄河鲤鱼的天然食料,这也是郑州段盛产优质黄河鲤鱼的主要原因。